有机肥发酵场地有哪些规章制度?是很多朋友所关心的话题,下面小编就以有机肥发酵场地有哪些规章制度?为主题,来详细的讲解一下具体内容。
有机肥发酵场地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哪些规章制度?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;
(1)事先准备:将粉碎后的原料上,把适应的菌种,撒在混合均匀的米糠酵素菌的原料上,边撒边搅拌均匀。(含水量约为45%左右)
(2)将粉碎后的河草、牛粪、油渣、鸡粪鱼粉等原料和山土、页岩等混合搅拌,同时也调节洒水,使水量均一。
(3)将以上两种混合物再次搅拌均匀,混合后堆积成山。
(4)含水量是一个重要指标,保持水分为45%左右。
(用手紧紧握成团,用手指一碰就散的程度,如指缝有水渗出,表示水分过多)
(5)要在不漏雨的屋内清洁的地方堆成山行,在上面盖上干净的席子,既使空气流通又能遮光并有保温效果。
第三日进行第一次翻堆(从堆积完成时算48小时后或者温度上升到45℃到75C以上时)
(1)堆积肥料的内部温度可达到45℃-60℃,但室温在15℃以下时,要经过48小时以上才能发酵到40℃,这时也要在24-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翻堆。如果采用发酵罐发酵,就不需要这么复杂,冬季要经过日才能上热,夏季约在日,气味为发酵味和原料的氨味。
(3)翻堆的目的是为了供氧,所以要对底部、中心部氧气不足的部分要上下、里外均匀翻动,再重新堆积起来。
第四日进行第二次翻堆
(1)在第一次翻堆后的第二天进行。(仍为发酵温度,有发酵味和原料的氨味)
(2)操作与第一次相同。
第五日进行第三次翻堆
(1)在进行第二次翻堆的第二天进行,气味、原料味减少,发酵味稍稍增强。
(2)操作与第二次相同。
第六日进行第四次翻堆
(1)在第三次翻堆的第二天进行,气味为发酵味和原料味。
(2)操作与第三次相同。
注:成功与否的简单标志是发酵味和过程中的发酵温度,高级颗粒肥仅有一点发酵味和氨基酸味和一些原料味。
(1)在水泥地上摊开15公分厚的薄层使之风干或温风干燥,完全干燥彻底。
(2)风干要选择通风好,日光不能直射的地方,注意不要让发酵物变质,尽量快干,干燥约需数日,含水量在15%以内。
用袋装保存,保存期为一年。
1、主要生产设备要有专人管理,专人操作。
2、认真贯彻执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,机械设备操作规程,交接班要对设备运行情况作交代,观察有无异常,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,采取相应措施。
3、根据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,做到定期定量加注或更换燃油、润滑油及其他零部件,使之保持良好状态。
4、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行,不准违章操作,不得非岗位作业,不得随意改变设备结构。
5、新上岗人员,必须进行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安全教育。
6、维护人员应该经常巡查设备运转情况,消除隐患。
7、生产技术人员及设备维修人员应适时做好设备的大小修计划,经厂长审批后落实实施。
8、凡是停车检修的动力设备,首先应切断电源,挂上警示牌,方可进行检修。
9、每台设备都应建立档案,内容要齐全,包括设备的规格、型号、使用说明书、合格证、保修单机使用状态、维修情况、检修时间、更换零部件时间等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有机肥发酵场地有哪些规章制度?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还对其他的相关资讯感兴趣,请持续关注郑州熙宇环保设备
本文标题:有机肥发酵场地有哪些规章制度? 地址:http://www.zztdky.com.cn/ask/407.html